• 您当前位置:
  • >
  • >
  • 动态要闻
《中国农村互助养老研究报告》在京发布
2022-03-25 09:42

12月8日,中国老龄协会在京发布《中国农村互助养老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由中国老龄协会委托华北电力大学老龄科学与政策研究中心(华北电力大学老龄科研基地),基于2017-2020年对北京、上海、河北等9省市农村互助养老的发展状况实地调研完成。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参加发布会并讲话。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刘妮娜副教授介绍了《报告》的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老年所所长杜鹏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陆杰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林宝研究员等专家对报告进行了点评。

 

图片1.png

中国老龄协会政策研究主任李志宏主持本次会议

 

刘妮娜副教授对《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汇报。《报告指出,我国养老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一方面,农村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农村家庭养老功能持续弱化,市场养老有效供给不足。互助养老具有低成本、非营利、多元参与、灵活多样的特点,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能动作用,推动互助养老,是解决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有效途径。报告认为,今后10年是构建农村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和老龄社会治理体系的关键时期。《报告》建议要弘扬互助文化,建立现代乡村互助共同体话语。要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互助养老工作的领导作用。通过重新弘扬农村集体主义和互助互援精神,创造机会让各类农村居民积极奉献社会,助力农村社区互助共同体建设。要多渠道筹资,增加农村互助养老资金支持。建立农村互助养老多元经费筹集机制,按照“政府补一点、社会捐一点、集体给一点、老年人出一点”的原则,通过政府引导动员多方进行资金互助。将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要延伸拓展功能,加强农村互助养老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妇女组织、基层老年协会的力量,制定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建设指南”,支持其在农村互助养老中发挥作用。试点探索“服务+生活+供销”一体化经营的农民合作社,在拓展互助养老服务、提高村民福利福祉的同时,推动村民进行农业经济合作。要加强规范指导,提高互助养老的服务质量。出台规范性文件,推动互助养老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将农村互助养老护理员纳入各地养老护理员的培训计划。探索建立时间银行互助积分制度,增强互助养老护理员的荣誉感和积极性,吸引更多人投入到互助养老服务。要盘活存量资源,提升农村互助养老设施的功能。以“以奖代补”、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给予水电或租金优惠等形式,鼓励民间互助养老组织发展。改造农村互助型养老设施,开展文化娱乐、助餐、生活照护等服务。

 

图片2.png

(刘妮娜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中国老龄协会老龄科研基地负责人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教授在点评中指出,该报告内容全面,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精神相契合,能够为各地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提供借鉴和参照,并吸引更多地方学习、实践、探索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模式他提出,应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精神统领互助养老发展:一是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不断提高对互助养老的社会认同度二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这不仅限于基层党组织,需要从上到下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明确各级党组织在解决农村老年人问题上亲自抓负总责具体要求。三发挥多元主体责任这个过程中既有社会组织扮演的角色也有老年人互助组织扮演的角色,通过对接政府资源公共服务资源来弥补农村现有养老服务不足四是因地制宜,创新互助养老形式。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的发展水平不,能够就近获得的养老服务不同,产生的模式也不同。农村幸福院适合哪种模式怎么发展、怎么支持等都需要进一步探索。五是将互助养老融入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国家市场、社会、家庭个人都应参与其中,体现共建共治的理念,形成合力推进局面

 

图片3.png

(杜鹏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老年学研究所所长 教授)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陆杰华教授充分肯定了报告的重要价值,认为报告从比较全面的视角探讨了当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具有首创意义。他认为,目前农村存在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养老观念存在偏差重点问题资源不足、政策欠缺难点问题以及政府、学界关注不足等堵点问题该报告直面农村养老难题,从熟人社会关系中去提炼互助养老的重要社会基础,从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农村养老模式探索等三个维度去探索可操作、符合农民需求的养老模式,描画了中国特色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方向。他指出,今后农村互助养老的发展,一是应该关注社会环境对于互助养老可持续性的影响,并将其作为重点考虑因素。二是要研究互助养老的多元性、多样性、个体性。农村互助养老模式一定是一村一策,要贯彻多元理念、差异化发展。三是互助养老应该和社区共同体建设联系起来。互助养老体系涉及到志愿者、基层政府、社会组织等多个主体,共同体视角是分析互助养老的重要角度。四是目前互助养老以试点为主,由试点走向制度化还需要一段时间,要继续调研总结成功的试点经验,为更多地区提供借鉴,在全国推广。

 

图片4.png

(陆杰华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林宝研究员认为,党中央国务院上月刚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做出发展互助养老服务的重要部署,此时发布该研究报告非常及时。报告对互助养老的历史脉络、发展现状典型模式以及问题和建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总结,反映了目前农村互助养老的主要情况报告提出许多很有针对性的建议,对后续研究与实际操作都有借鉴意义。他认为,互助是双方的,在双方的关系中还有交换,需要讨论互助和交换的边界是什么;应借鉴收入分配中关于三次分配的分析视角,区分互助的层次性;农村老年人除了生活服务外,作为农业劳动者也需要生产服务,农村互助可以是生产生活领域全方位的互助应当明确互助养老服务体系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关系。此外,今后需要思考农村互助养老能否纳入、怎样纳入到未来的长期护理保险。

 

图片5.png

(林宝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作总结讲话。他指出,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和全国老龄工作会议精神之际,中国老龄协会今天发布《中国农村互助养老研究报告》时机很好,也很有意义。发布《报告》就是希望推动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和推动这项工作,使这项适合中国国情、有温度、有人情味的养老模式在更大范围内探索实施、落地开花。这既是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提升老年群体福祉的客观需要,也是向世界贡献破解农村养老难题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的重要体现。他指出,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农村养老问题,做出了一系列顶层设计,发展农村互助养老已经成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基于农村地区实际情况和资源禀赋优势,解决我国农村养老服务难题的重要举措。他认为,《报告从认识、资金、组织、服务、设施等角度对农村互助养老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问题找得比较精准,解决问题的思路很有启发性,提出的对策措施具有原创性。他强调,要将互助养老置于农村社区环境建设、农村互助文化繁荣、农村社区治理能力提升、农村社会资本重构的背景下,从打造居家社区养老生活共同体、提升农村社区活力和凝聚力的角度来推进实施。要聚焦关键问题,解决制约互助养老的突出问题,组织建设是互助养老的根基,依托组织开展互助,才能摆脱盲目和自发性,实现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互助参与;服务质量是互助养老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实现切合需求、更有效率和更加安全的服务供给,互助养老才能拥有繁荣发展的生命力;设施建设是依托,服务到位是首位的,但是硬件设施也不可或缺,互助养老发展需要软硬件结合,才能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图片6.png

(吴玉韶 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 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